![]() |
四川缽缽雞又麻又辣,拿著吃的火鍋
你要是去川館子里點上一道缽缽雞,紅油湯水里的一盆里盡是蓮藕、茭白、1粉皮兒這些吃食,你肯定覺得端上來不就是串串香嘛!其實曾經(jīng)的缽缽雞-一盆全是雞肉,而現(xiàn)在的缽缽雞,產(chǎn)品已經(jīng)從原來單一的雞變成現(xiàn)在的葷素海陸鮮香,跟串串的賣相倒是相似得很!
不過單從名字上推敲,也知道缽缽雞的出身不似串串香草率,缽缽雞底料加工貼牌,雖然都免不了用竹簽串著的-,但人家是雞呀,且得用真正的缽缽盛著,土陶燒的,頗有形。而那雞,必得要選跑跑雞,敞放于鄉(xiāng)下山腰,跑出來的嫩香!就是骨頭渣渣都是極耐咀嚼的。而缽缽里的湯,得是那土雞湯,缽缽雞底料加工,雞湯上飄著的油,是土雞油。至于那串在簽簽上 的等著下嘴的東西,也多是土雞肉。這就是區(qū)別:是雞不是牛;是雞雜碎不是牛下水;是南方佛邊傳來的,不是東方碼頭邊傳來的。
了解了個大概,咱的缽缽雞也差不多出鍋咯:以紅辣椒、桂皮、香葉、調(diào)制的拌料紅油油的,麻而不膩,清香浸人,香透了整個辦公室哩!以花椒油拌和的雞肉卻出奇地有一股山野的浸人清涼,串在竹簽子上滴著湯水,饞死個人!各類蔬菜與雞肉一次次地被浸泡、沉淀、入味,看似萍水相逢,卻能鬧出一番云雨。
外頭的缽缽雞雜得很,倒是能滿足食客的各種需求,但小羽若自己動手,定是-的雞肉不含糊!這碗缽缽雞倒也全靠了食材本味,下手不像外面那般重,但很多香味不比化學品來得快來得-,這一碗需要浸透時間和巧思。不過這樣的美味是越吃越香,而且吃過心口無負擔,各種舒坦。
缽缽雞是民間的菜肴,-。烹制簡單,關鍵是選原材料。雞要選“跑跑雞”。成都本地的土雞種,敞放于鄉(xiāng)下山腰,稻田偷谷、林下啄蟲,一身跑跑肉,嫩香無比,就是骨頭渣渣都是極耐咀嚼的。那種關在籠子里用飼料喂養(yǎng)的商品雞,吃起來像嚼木頭,-雞的味道。關于缽缽雞的香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調(diào)料———藤椒油的運用。藤椒油幾乎就是為烹調(diào)缽缽雞而天生的。峨眉山系,出產(chǎn)一種像藤蘿的野花椒樹,8.9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瓏剔透,掛在樹上都是-的。
摘來鮮果,盛于陶缽,將熱菜油浸淋,輔以鮮芋荷葉、芭蕉葉遮蔽香氣。這個程序叫“閉藤椒油”,注意是“閉”,而不是“熬”,雖然“閉”太白太實在,也許實在的往往是不能替代的。藤椒油,“麻辣不見椒(麻:花椒;辣:辣椒)”。晶瑩翠綠,麻而不膩,清香浸人,甚至能香透一條街。以藤椒油拌和的雞肉,緊跟在奇香后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涼。要是換成花椒油、辣椒油,上火不說,色香味就大不如,而且滿盆都是喧賓奪主的椒末,就-不能叫“缽缽雞”了。
缽缽雞、傷心涼粉和紅油一次學會,從此橫掃大部分川菜!
四川的傍晚,哪怕天氣再悶熱大家也要圍坐在一起邊吃缽缽雞,邊擺龍門陣。不似火鍋串串那樣吃得滿頭大汗,但同樣鮮爽麻辣,清清涼涼中嘗遍各種解饞食材。想更痛快一點的,缽缽雞底料加工廠家,再叫上一份傷心涼粉~然后老板“數(shù)簽簽”,才算完成了今天的“任務”。
張媽媽特色川味館的創(chuàng)始人肖肖是個四川辣1-,對四川正宗小吃的食材挑選和制作都有著當?shù)厝?的心得。今天她不光教給大家缽缽雞和傷心涼粉的制作方法,還帶來了川菜的調(diào)味料紅油的制作方法,-今后橫掃大部分川菜!
食材:
雞湯/辣椒粉/青紅辣椒段/蔥段/姜片
生芝麻/大料/桂皮/香葉/小回香/鹽
步驟:
在鍋中放入適量的油,將蔥段、姜片、桂皮、大料、香葉和小回香過油炸至焦黃后取出,注意別炸糊~如果想更符合四川風味,缽缽雞底料加工代工,可以使用菜籽油~
把油澆在放有辣椒粉和生芝麻的碗中爆香,紅油就做好了。
在雞湯里依次放入青紅小辣椒段、用油爆香的熟芝麻油和紅油,混合均勻后缽缽雞的蘸料就完成啦~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本站圖片和信息均為用戶自行發(fā)布,用戶上傳發(fā)布的圖片或文章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誠信公平網(wǎng)絡環(huán)境!
ICP備案:滇ICP備13003982號 滇公網(wǎng)安備 53011202000392號
信息侵權/舉報/投訴處理
版權所有 ©100招商網(wǎng) 防騙須知 緩存時間:2025/4/2 1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