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竹瀝
出處 <本草經(jīng)集注>
拼音名 zhú lì
別名 竹汁(<本經(jīng)>),淡竹瀝(<別錄>),竹油(蘇醫(yī)<-手冊>)。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竹茹條。
生境分布 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
制法 取鮮竹桿,截成30~50厘米長,兩端去節(jié),劈開,架起,中部用火烤之,兩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性狀 為青黃色或黃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氣。以色澤透明者為仕。
性味 甘苦,寒。
<別錄>:大寒。
<綱目>:甘,大寒 陜西植物提取物公司,-。
<-化義>:味甘淡,性涼。
<本草從新>:甘苦,寒,滑。
歸經(jīng) 入心、胃經(jīng),
<-化義>:入肺、胃二經(jīng)。
<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經(jīng)。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本站圖片和信息均為用戶自行發(fā)布,用戶上傳發(fā)布的圖片或文章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誠信公平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
ICP備案:滇ICP備13003982號 滇公網(wǎng)安備 53011202000392號
信息侵權(quán)/舉報/投訴處理
版權(quán)所有 ©100招商網(wǎng) 防騙須知 緩存時間:2025/4/16 17: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