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溶解度與溫度有很大影響。奧氏體不銹鋼在經400℃~850℃的溫度范圍內時,會有高鉻碳化物析出,當鉻含量降至耐腐蝕性界限之下,此時存在晶界貧鉻,會產生晶間腐蝕,-時能變成粉末。所以有晶間腐蝕傾向的奧氏體不銹鋼應進行固溶熱處理或穩(wěn)定化處理。
固溶熱處理:將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304不銹鋼熱處理,碳固溶于奧氏體中,然后快速冷卻至室溫,使碳達到過飽和狀態(tài)。這種熱處理方法為固溶熱處理。
固溶熱處理中的快速冷卻似乎象普通鋼的淬火,但此時的‘淬火’與普通鋼的淬火是不同的,前者是軟化處理,后者是淬硬。后者為獲得不同的硬度所采取的加熱溫度也不一樣,但沒到1100℃。
氮化是向鋼的表面層滲入氮原子的過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勞強度和抗腐蝕性。它是利用氨氣在加熱時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鋼吸收后在其表面形成氮化層,同時向心部擴散。氮化通常利用專門設備或井式滲碳爐來進行。適用于各種高速傳動精密齒輪、機床主軸(如鏜桿、磨床主軸),高速柴油機曲軸、閥門等。
氮化工件工藝路線:鍛造-退火-粗加工-調質-精加工-除應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由于氮化層薄,并且較脆,因此要求有較高強度的心部組織,所以要-行調質熱處理,不銹鋼熱處理工藝,獲得回火索氏體,提高心部機械性能和氮化層。鋼在氮化后,不再需要進行淬火便具有-的表面硬度大于hv850)及耐磨性。氮化處理溫度低,變形很小,它與滲碳、感應表面淬火相比,變形小得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本站圖片和信息均為用戶自行發(fā)布,用戶上傳發(fā)布的圖片或文章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誠信公平網絡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