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
¥4500
¥4500
4.2.1 實際建立的預應力值與設計規(guī)定值偏差的百分率應不超過±5%。檢查數量:按預應力混凝土工程不同類型件數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種。檢驗:檢查施加預應力記錄。
4.2.2 預應力筋(鋼絲、鋼絞線或鋼筋)斷裂或滑脫的數量嚴禁超過結構同一截面預應力總根數的3%,且一束鋼絲不超過一根。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觀察和檢查施加預應力記錄。
6.1 預應力張拉端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1.1 抽芯成形孔道時的預應力張拉:對曲線預應力筋和長度大于24m的直線預應力筋,應在兩端張拉;對長度不大于24m的直線預應力筋,可在一端張拉。
6.1.2 預埋波紋管孔道時的預應力張拉:對曲線預應力筋和長度大于30m的直線預應力筋,宜在兩端張拉,對長度不大于30m的直線預應力筋,可在一端張拉。當同一截面中有多根一端張拉的預應力筋時,張拉端宜分別設置在結構的兩端。當兩端同時張拉一根預應力筋時,宜先在一端錨固,再在另一端補足張拉力后進行錨固。
3.3 穿預應力筋。
3.3.1 穿筋前,應檢查鋼筋(或束)的規(guī)格、總長是否符合要求。
3.3.2 穿筋時,帶有瑞桿螺絲的預應力筋,應將絲扣保護好,以免損壞。鋼筋束或鋼絲束應將鋼筋或鋼絲順序編號,并穿束器。先把鋼筋或穿束器的引線由一端穿入孔道,在另一端穿出,然后逐漸將鋼筋或鋼絲束拉出到另一端。
3.3.3 鋼筋穿好后將束號在構件上注明,以便核對。
3.4 安裝錨具及張拉設備:安裝錨具及張拉設備時,對直線預應力筋,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中心線在張拉中相互重合;對曲線預應力筋,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末端中心點的切線相互重合。
大工作壓力:60mpa
油泵流量:3l/min
電壓:380v
電機功率:3kw
液壓傳感器技術指標:
量程:0-60mpa
綜合精度:0.5%f.s
輸出:rs485
工作溫度:-20~85℃
長期溫度性能:0.1%f.s/年
位移傳感技術指標:
測量量程:200mm
輸出數字:rs485
非線性誤差:0.05%f.s
重復性誤差:優(yōu)于0.005%f.s
多頂同步張拉控制精度:小于2%f.s
張拉控制力精度:小于0.5%f.s
智能張拉用途:應用于橋梁,,水電大壩,水利渡槽,樓房,鋼構等各種先張拉法或者后張拉預應力施工
組成:主要由液壓站,千斤頂,油泵組成。
監(jiān)測:由數據,液壓測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組成。
控制:由微機工作站,plc控制器,無線傳輸,開關電源,控制柜等組成。
再有是預應力框架梁的混凝土,一定要一次澆筑完成,梁上不允許留施工縫。樓面混凝土的施工縫,可按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留在次梁跨中的1/3范圍內,因此施工安排時必須-考慮。
為了防止可能萬一發(fā)生的波紋管損壞,而管內流入一些水泥漿,因此在澆灌該梁的混凝土時,對已先穿入預應力筋的管道,兩端要讓人經常地拉動穿入的預應力筋,可用人工拉,也可用倒鏈拉。通過來回拉拽,防止可能有的水泥漿卡住、堵牢。對先埋管而未穿筋的,則要采用尼龍繩的牽引通孔器(比孔道直徑小10mm,長70—80mm的鐵塊)在波紋管孔道內來回拉動,-孔道通暢。
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張拉預應力鋼筋的稱為先張法。制作先張法預應力構件一般需要臺座、拉伸機、傳力架和夾具等設備。
先張法的主要施工工序:在臺座上張拉預應力鋼筋至預定長度后,將預應力鋼筋固定在臺座的傳力架上;然后在張拉好的預應力鋼筋周圍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后(約為混凝土設計強度的70%左右)切斷預應力鋼筋。由于預應力鋼筋的彈性回縮,使得與預應力鋼筋粘結在一起的混凝土受到預壓作用。因此,先張法是靠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粘結力來傳遞預應力的。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張拉預應力鋼筋的稱為先張法。制作先張法預應力構件一般需要臺座、拉伸機、傳力架和夾具等設備。
構造 拉桿式千斤頂主要由液壓缸、、拉桿、連接頭及撐腳等部件組成。
工作原理 拉桿式千斤頂由液壓泵供油,當液壓泵供給的壓力油從a嘴大缸時,及連接在拉桿末端張拉頭中的鋼筋即被拉伸,其拉力大小,由液壓泵上的壓力表控制。
使用前應嚴格檢查千斤頂的參數,切忌超壓超載使用。張拉前檢查油泵油量,并使千斤頂空行程運行幾次以排空千斤頂及油管內的空氣。
前卡千斤頂主要用于初張拉和單根錨具張拉,普通穿心式千斤頂主要用于群錨整體張拉。安裝錨具及千斤頂時,對直線預應力筋,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中心線在張拉中相互重合;對曲線預應力筋,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末端中心點的切線相互重合。張拉時預應力筋從工作錨、限位板、千斤頂中間穿過。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本站圖片和信息均為用戶自行發(fā)布,用戶上傳發(fā)布的圖片或文章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誠信公平網絡環(huán)境!